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吉林考察时强调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担负着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有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基层治理才能在各种复杂局面下稳步向前。正因如此,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必须牢牢抓住党组织建设这一关键环节,着力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
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必须提升党组织全面覆盖能力。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治理理念和方针政策的践行者。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只有切实把党组织的力量延伸到各行业、各角落,实现全覆盖,才能真正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有效传递,基层治理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地方或组织,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比如,成立区域性党组织、行业性党组织、联合支部、网格党小组等,确保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必须突出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基层治理工作最终连接的是人民群众,说到底是聚焦并解决好人民群众的事,这与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一致的。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实到基层治理各环节的过程,是围绕着全体人民的共同目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动员群众的能力。在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过程中,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困,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努力使政策措施更好地体现群众利益,把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到党组织周围。同时,还要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创新群众参与方式、简化参与程序,有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重大民生事项的政策制定、实施和验收等工作,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干群关系。
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必须注重党组织发展带动能力。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的效果好不好,要用基层发展成效来验证。一方面,守正是发展的根本之道。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基层组织建设首位,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抓实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和基层治理主要矛盾,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坚定政治方向,在基层党员中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围绕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通过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入、高度嵌入,帮助基层破解发展难题,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另一方面,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直都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质,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同样需要时刻紧盯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发挥好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积极探索把党建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合理利用互联网、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搭建统一的“智慧党建”平台,系统提升党建融入最基层、服务最基层的综合能力。
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必须提升党组织行动保障能力。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履行职责和发挥功能上还面临不少困难,亟须在政策制度和人力物力方面提供坚强支持,实现“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靠”,解决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的后顾之忧。在人才支撑上,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是关键。针对基层党务干部能力短板、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拓展基层党务干部选任渠道,建立动态调整的党务干部后备人才库。在经费支持上,全力保障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活动阵地、干部薪酬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并根据工作需要和经济发展实际,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经费保障标准化制度化。在政策保障上,应当按照激励与问责并重原则制订政策,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薪酬足额兑现和稳定增长机制、晋升机制、容错免责机制、关心关爱机制,营造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良好激励氛围;同时,进一步压实党建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全面领导责任,完善基层党组织考核制度,使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夯实党的组织基础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唯有使基层党组织设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组织功能从“偏于形式”向“突出服务”转变,组织目标从“延伸触角”向“融入发展”转变,组织保障从“面上支撑”向“跟进支持”转变,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基层治理的地基才会更加坚实牢靠。(黄科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