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办法。实践中,黑龙江省讷河市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惩治防”协同发力,充分运用监督办案成果,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着力提升“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治理效能。
由个案查办向全领域监督治理拓展。以案件查办为核心,突出组织协调、力量协同、成果共用,强化业务部门工作协同、流程贯通。案件承办部门在查办案件时,同步分析问题根源及制度漏洞,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经与案件审理部门会商后,将纪检监察建议书与处分决定同步送达案发单位。针对案发单位整改要求,监督检查室联动派驻机构开展“室组”协同监督,跟进监督案发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对可能存在的相关领域系统性风险,推动召开跨部门联席会议解决共性问题。案件监督管理部门依托信息化平台对案件办理全流程进行监督管控,建立案件管理台账,根据审查调查、监督检查部门反馈的查办案件和相关整改情况,会同案件审理部门加强类案共性问题分析,不断优化调整建议内容,形成“个案整改—类案治理—领域防控”的全链条路径,将整改成效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和以案促改工作指引,推动相关领域举一反三,实现惩治震慑、制度约束与教育引导的协同联动。
运用监督成果推动健全制度机制。推动整改落地见效,监督检查室和相关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承担案发单位以案促改促治的监督责任,构建动态监督体系,对案发单位制定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及验收标准进行把关,通过“周调度+月评估”的方式跟踪整改进度,定期开展整改成效回访评估,对逾期事项启动约谈问责程序,对整改不力或同类问题反复发生的单位进行“一案双查”,推动问题查摆、剖析、整改到位。强化警示教育实效,将“一案一警示”工作与处分决定宣布、案情通报、专题民主生活会同步部署开展,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切实将“身边案”转化为“教育课”。紧盯重点领域腐败共性问题和监督薄弱环节,针对高风险领域开展“类案比对分析”,全面检视重要部门、关键环节风险点,推进形成日常警示、提醒谈话、自查自纠、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追责问责的风险管控闭环,从源头切断利益输送链条。
以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突出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深化运用谈心谈话、函询提醒等方式,将严的基调贯穿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针对受处分干部建立“跟踪评估—教育帮扶—履职激励”动态管理体系,通过思想动态跟踪访、整改质效专项访等多维度考察机制,联合组织部门完善受处分人员任用评价标准,引导帮助“跌倒干部”保持干事热情。注重将纪法刚性约束与组织关心关怀相结合,持续优化容错纠错机制,聚焦在改革创新中因先行先试和突发事件中出现的非主观过错情形,积极开展容错免责和澄清正名,近三年来为28名干部进行澄清正名,对16名干部采取容错免责或减责,通过典型案例通报传递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导向。(于利,作者系黑龙江省讷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